河南师范大学:“未来学院”为党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

2018-06-08 18:51:56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0年7月,河南师范大学立足于“未来”和“精英”,积极探索分层次、重培养,抓重点、重实效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创办“未来学院”,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八年来,培养学员400余人,在科研攻关、行政管理等各行各业表现出色,赢得了良好赞誉。
 
  一、围绕一个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八年来,“未来学院”始终坚守“育人为党担纲未来”的初心,始终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培养造就“富有理想 品格高尚 素质全面 国际视野 热爱师大 堪当大任”的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贯穿于培养全过程,培养造就了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构建两级模式,校院联动,全员覆盖
 
  学校层面以“未来学院”为龙头,每年面向全校学生选拔50-60名对党忠诚、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集中开展培养,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练就较强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积极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良好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院层面,依托二级团校、拔尖人才班、创新实验班、科创苗圃、“百场千人”学生骨干培训等各种载体,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三、实施三大工程,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一)铸魂工程,理论先行。先后开展了多期未来论坛、百余场主题教育培训,举办了“马列研读坊”、专题读书班等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组织学员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引导学员扎实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做到姓“马”又信“马”。
 
  (二)夯基工程,笃行致知。先后与新乡长垣县、洛阳偃师市、安阳汤阴县等县委县政府合作建立挂职锻炼实践基地,组织学员到基层乡镇挂职锻炼,组织学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员在社会实践、社会观察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真理性,引导学员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选派优秀学员赴美国、韩国、日本等进行交流访学,引导学员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三)领航工程,多元辐射。一是导师领航,“未来学院”实行“双导师”制,设立导师库,精选校内外优秀教师、专家学者担任专业导师,聘请校内外党政领导、先进人物和杰出校友担任成长导师,在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中对学员进行精准辅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学员。二是学员领航,打造“1+50”理论学习伙伴计划等品牌,充分发挥学员“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功能,绘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大同心圆。
 
  四、健全四大体系,高位统筹,保驾护航

  (一)管理领导体系。学校党委直接领导、部署、推动“未来学院”工作开展,将“未来学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龙头工程,纳入学校党委“一把手”工程,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未来学院”院长。
 
  (二)制度保障体系。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先后出台《未来学院办学方案》《未来学院教学和管理大纲》《未来学院学员选拔方案》等相关制度,为“未来学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教材保障、阵地保障、网络保障等。
 
  (三)课程建设体系。按照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爱校教育、能力训练、交流讨论六大模块,设计建立了完备的课程体系,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两种方式。集中学习阶段为必修课,分散学习阶段为选修课,参照学分制动态管理。课程建设体系完整,内容全面,坚持注重知识的传授、再现与知识的探究、发现有机结合,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突出研究的重要作用,使学员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跟踪指导体系。设定5年左右的跟踪培养期,通过QQ、微信等建立学员跟踪信息库,定期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为结业学员继续学习和交流联系提供帮助。争取学校党政部门支持,在校内挂职锻炼、推优入党、参加研究生支教团、选调生选拔、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全程指导。积极对接就业等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在创新创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为学员提供跟踪服务。
 
  (河南师范大学 供稿)